中華水下考古協會籌備會的潛水專家成員,在近兩個月內,在澎湖東吉島附近海域發現了一座水下古石牆的遺跡,成為台灣海域附近繼虎井沉域之後最受矚目的一個疑似古沉城遺跡。
不過,這座疑似人為建造物的水下石牆,它的年代,整體建築原來形貌、功能,乃至於它到底是人造建築抑或自然形成的海下產物,都還是個謎。石牆發現後,有人推測它的年代在六千年以前,有的推測在一萬年以前。這些考古上的問題,都有待學界,尤其是考古的城址專家做更一步研究判斷。
投入潛水活動三十多年的中華考古協會籌備會召集人謝新曦表示,十多年前它即曾聽說東吉島附近的海域底,有一間疑似土地公廟的建築。今年七月間,一位高雄潛水教練也描述目睹海下一座疑似房建築基地的經過。八月起他與多位潛水人員以及攝影、歷史界人士,在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學系副教授田文敏的協助下,以水下側掃聲納的輔助,在九月底找到傳說中的「石牆」。
這座疑似人工建築而成的石牆,在東吉嶼西北側,水深二十五米至三十米間。石牆的平均高度約一公尺,寬度約五十公分左右,長度約一百米,呈東西走向。根聲納掃描資料顯,這裡有同樣的牆約四至五道。潛水人員實地探勘並發現,牆面部份的小凹洞還夾雜著小卵石。
潛水人員發現這個結果,部份專家推測這是人工建築的石牆,也可能是古代城牆的一部份遺跡。尤其,台灣附近海域第一座沉城遺址-一九七六年發現的虎井沉城,與這個新的水下發現相隔僅一百里左右,兩個遺跡之間的關聯引人遐想。
曾有人推估虎井沉城年代可能在七千至一萬年前,但未獲得實際佐證。相信這座石牆是古代人類建築遺跡的專家,認為經由它的位置,可以推估地曾的變化,並可經它的年代以及輪廓測繪,了解澎湖附近早期人類活動的面貌。
不過,也有學者較為保守指出,就目前潛水人員帶來的資料,還不過就此完全斷定這是早年的人造建築遺跡,它有可能只是海底自然形成的突起岩脈。 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地質專家曹恕中表示,判斷這新發現的石牆究竟是人造建築還是自然形成,主要可以就岩脈的延續性以及方向性來看。如果是自然形的,它的延續會依自然條件發展,方向也較不一致。但若是人造建築,它的方向比較固定,也容易發現人為的痕跡。
地質專家漢勇則表示,就地質學的角度來看,自然界的確可能形成這樣的自然產物。這座石牆是不是真的由人鑽鑿建造而成,還需要更多的資料佐證。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200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