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地名之旅Part59 大榕樹 通梁 

  白沙鄉通梁村,由於村內擁有全省最大的一棵榕樹,及遠東最長的跨海大橋,長九以來都是澎湖發展旅遊的主要景點,是個有名的觀光村。

  這棵大榕樹的綠蔭覆蓋面積是六千多平方公尺,九十多支分根,已經有二百多年歷史,相傳大榕樹的來歷是,清朝乾隆年間,該村一位航商鄭嶼從廈門帶回來一盆榕樹小盆景,送給同村的士紳林瑤琴。嘉慶元年,村裡遷建神廟保安宮,林瑤琴就將盆景的小榕樹挖出來,種在保安宮前面,由於榕樹有抵抗澎湖冬天大風的特性,因此方能長成現在的大榕。

  遠東地區最長的澎湖跨海大橋,位於通梁村西側,與榕樹相距不到一百公尺。

  相傳早在明朝初期,通梁就有先民居住了,原因之一是朱洪武建立明朝政權後,為防範民間造反,實行酷刑政策,老百姓言行稍有越軌就被砍頭,因此閩南岩沿海漁民就逃到澎湖避禍,有不少人就在通梁落戶。

  明朝時代地名就叫通梁,傳說是因為先民遷居澎湖後,仍然常常開船回到閩南老家砍伐或購買木材,運到澎湖蓋房子,從澎湖到閩南必須跨越台灣海峽,叫做「通」,自閩南運木材回澎湖當作房子的大梁,叫做「梁」因而以此作地名。

  明朝末年叫做通梁社,清朝時代改稱通梁澳,日據時期稱通梁鄉,光復後才叫通梁村。

資料來源:澎湖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