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地名之旅Part52 打賊島 吉貝
白沙鄉吉貝村,是離島的村落之一,在澎湖凡是取「吉」這個字作地名,閩南話是指有貝塚及荒僻的地方。
「那個所在足乾吉」!這是早年在澎湖高齡居民常講的一句話,意指「那個地方是個不毛之地」,先民取「吉貝」作地名,是否比喻此意尚待查證。自清朝時代至今,吉貝這個地名都沒有更改。
吉貝島的聖帝廟,建於明永曆七年(1652),顯見在1652年之前島上就有先民居住了,是澎湖歷史最久的古老村落之一。自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到光緒十二年(1886),吉貝島都是軍防據點之一,叫做「吉貝汛」,屬「澎湖水師(海軍)右營」指揮。(按:澎湖有兩個水師營,即水師左營及水師右營)。「吉貝汛」的人員及裝備編制是,正八品「外委千總」(類似現代中尉軍官)一人,戰船一艘,兵卒五十人,屬於澎湖中型軍防據點。
據「台灣史」、「澎湖紀略」、「澎湖廳誌」等許多文獻記載,在明、清時代,吉貝島都是外國軍隊、海盜肆虐及內戰場之一,兵慌馬亂達五、六百年之久。
此外,清朝時代吉貝島也是類似現代鄉治所在地,稱為「吉貝澳」,「澳」類似現在的「鄉」,設有「澳總理」(類似現在的鄉長)一人,「地保」(類似現在的警察)及「元差」(類似現在的義警)各一人,當然「澳」辦公室裡還有員工若干名。
吉貝島所以是古代戰場及海盜肆虐的地方,是因為位在澎湖海域最北端,外國軍隊及海盜常在吉貝島登陸,當澎湖南部海域發生戰亂時,被打敗的一方必然由南往北逃,最後逃到吉貝島,軍隊則在島上作最後一場決戰,海盜則在島上進行最後一次搶劫,因此,相船吉貝島先民多少都會武術,藉以保鄉保家。
資料來源:澎湖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