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市安宅里,清朝時代叫做「鮓腳嶼社」,日本時代改稱「宅腳嶼」,民國四十年實施地方自治,才獨立為一個里,叫安宅里。

  澎湖縣政府文獻小組成員謝頂甲先生是安宅里人,他認為安宅里先民取「鮓腳嶼」作地名,原因是該里沿海盛產鮓魚,後來日本人改為「宅腳嶼」,由於「鮓」嶼「宅」這兩個字音差不多而被誤改了。

  「鮓」,音近似「渣」。它有兩種解釋,一是可以久藏的醃魚,二是海蜇(即水母)。

  安宅里先民取「鮓腳」作地名,可能是早年該里沿海水母特別多,有的水母有很長的腳因而得名。至於「嶼」,古代的人有個習慣,就是都將聚落叫做「嶼」,原因可能與澎湖的島嶼多有關。例如鄭成功登陸嵵裡里海灘時就稱嵵裡里為「嵵內嶼」,筆者先祖歐陽三在五德里落戶時,也稱五德里為「圭母嶼」(即今五德里)。另據日本民俗學家安倍明義說,日本政府改稱「宅腳嶼」也有「典故」,因為早年的安宅里現址,冬季避風,當地先民種植許多高麗菜,菜圃特別多因而得名。

  他解釋說,「宅腳」這個名詞,閩南話說「宅仔腳」,是指菜圃的意思,因為澎湖冬天風大,人們於冬天種植蔬菜時,必須先用硓古石(珊瑚礁)圍築防風牆防風這防風牆澎湖居民都說成「宅仔」、「宅仔內」、「宅仔腳」等,歸納起來就是形容菜圃的意思。

  清朝時代的「鮓腳嶼」,屬「東西澳」管轄,「東西澳衙門」管轄地區包括目前馬公市區及周邊的東、西衛、安宅、案山、光明等里。

  光復前後,安宅未獨立,屬東衛里的一部分,到了民國四十年由於實施地方自治,才與東衛里分開,獨立成一個安宅里。

  假設如安倍明義先生所說,早年的菜圃密集區─「宅腳嶼」,現在都已興建了住家建築,但仍可看到不少菜圃。


資料來源:澎湖逍遙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