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市井垵里,明朝時代叫做「禪垵澳」,清朝時代改為「井仔垵社」,光復後又改為「井垵里」,四百多年來三易其名。

  「按」這個字,閩南話是指港口。明朝時代所以叫做「禪垵澳」,相傳是第一批先民在此落戶時,因為港口都是淺灘,漲潮時水深最高也只有三、五台尺,古代的漁民叫五台尺是一噚,因此據此取地名為「噚垵」,後來由於陸續有移民來到,大家認為「噚垵」這個地名不好,遂改為「禪安」,而「噚」與「禪」閩南話同音。

  「澳」這個字,明朝時代是指聚落。

  清朝時代改為「井仔垵社」,是根據地形取地名地理,因為「井仔垵」村落位在高坡下,由於地勢低,地層水源集中,先民在居家周邊開鑿許多淺水井,每個井只要挖幾尺深就有泉水,而且長年不乾涸而得名。

  「井仔垵」,閩南話是指「多井的港口」。「社」,清朝時代是基層行政單位的地名,指「村」或「聚落」,「井垵社」如以現代行政基層單位相稱,即類似「井垵村」。

  清朝時代的「井仔垵社」,屬「嵵裡澳衙門」(類似嵵裡鄉公所)管轄。日本占據澎湖後,仍叫「井仔垵」,民國三十五年與嵵裡里合為一里,稱為「嵵垵里」,民國四十年由於落實地方自治,重新規劃村里,才與嵵裡分開,獨立成為一個里,即叫「井垵里」。

  井垵里是馬公市郊外的小村落之一,民國七十三年該里人口最多時是五百多人,居民不多,但姓不少,如石、蔡、歐等。村落居民少,但姓多,顯示在明、清兩個朝代,有多批來自不同省籍的移民在此落戶。

  在澎湖,通常是大村落才有一村里兩座以上寺廟,井垵是個小村落,卻有兩座神廟,顯見古代有來自不同地方移民在此落戶的事實。

資料來源:澎湖逍遙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