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發表人 內容
查看: 1360|引用: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縣政觀察隨筆] 多元文化美食走廊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6-5 14:24: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澎湖外配家庭超過1500戶,縣府早已設置新住民服務中心提供外籍配偶各項輔導與服務;澎湖為民國38年政府駐台後重要的移民基地,澎湖不大,但縣內卻有不少仍舊隱約可見的眷村文化型態,這些多元文化的價值與力量是否一直被埋沒?媽宮文化城13省特色小吃的實驗性質試辦或許可以提供一個解讀的窗口,前幾日在篤行十村內舉辦眷村特色小吃推廣活動,即將在7月開幕的11家業者小試身手介紹自己,包括福建、山東、廣東、新疆、江西、江蘇、東北、天津等省分特色小吃以及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緬甸等美食料理在端午節前夕於篤行十村內飄香。
  媽宮文化城內設置的13省或外籍配偶原鄉美食專區,除了把在澎湖角落流傳的異鄉美食發揚光大,更希望以文化創意開發的手法,建置特色情境、配置風格餐具、展現原鄉裝扮,將眷村氛圍打造成具有懷念與多元文化融合的美食走廊,7月的正式開館值得期待。台灣最早的眷村「莒光新村」是在澎湖金龍頭頂端的西北側海岸邊,四十多年前以青石、瓦片及木柱建造而成,做為軍眷安居之所;因不同於其他紅磚眷村的建築而別具特色。多數住戶多已經遷移,如今整區經過硬體重新規劃與軟體服務進駐,希望重新打造往日榮景。
  規劃篤行十村多元文化的美食走廊時,有幾個課題是縣府在大刀闊斧建設擘畫時可以列入參考:商家的營運必須考量商機穩定性,目前該區域的夜間活動尚未成形,即使夏季可能都只有白天能夠營運,對店家的來客數會有限制,進入冬季後,該區域也尚未成為馬公地區的消費商圈,對業者來說營運的商機考驗仍存在。目前硬體空間的用餐室內空間都不是挺大,勢必再行擴張規劃戶外用餐空間,以造成熱鬧造市及解決來客流量的問題,但這也牽涉到夏季室外酷熱,政府必須投入更多成本去打造市外舒適的用餐區域。媽宮城文化園區未來結合周邊人文與自然景觀,夕陽觀賞步道等等勢必可為,然短期內眷村美食區剛好在觀音亭與中山路商圈中間的三不管地帶,縣府可結合旅行社及旅遊業者進行路線規劃宣導,帶領遊客在用餐時段(每日約上午11時至下午2時及下午4時至6時抵達該區),方可促進較多的消費行為。另外以現在的能見度而言,該區的市場知名度還不夠,除縣府可動用媒體多加宣導外,亦可以該區美食店家為主角,創造美食行銷的活動議題,甚至進行不定期的體驗或品嚐行程,打造該區域的明星商品促成特地前往消費的動機,方可以把該區的消費熱度提高。
  目前雖已經有10家以上的業者進駐,但我們更關注過了這個冬季還可以增加或反而減少?這個答案會很殘酷考驗該區的未來經營,等13家店家進駐完畢後,在七月正式開鑼之後,更大規模的行銷活動勢必不可少了。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版權聲明|聯絡一筆站長|網站服務|合作提案|關於沿著菊島旅行網站|網站成長史|

請尊重本站著作權規範,著作權保護說明;有任何意見歡迎寫信給一筆站長

copyright (c) 2011 沿著菊島旅行.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PT-design & K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