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嶼海域 縣府投放380座水泥電桿礁
(記者宋國正報導)澎湖縣政府和相關單位為保育養護漁業資源,先後於本縣海域選址投放大大小小超過數千座的人工魚礁。日前又於香爐嶼海域(N23°32.5、E119°38.400,)投放水泥電桿礁380座,希冀藉以改變海底地形,加上海流、潮汐、波浪的作用,造成渦流,攪拌海層環境,增進浮游生物繁殖能力,使魚類覓食種類增加,成為魚類的新樂園,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因為人工魚礁的設置,防止拖網漁撈竭澤而漁。
人工棲所就是俗稱人工魚礁,其可改變海底地形,並因海流、潮汐、波浪等作用,造成水體之上下混合與形成渦流,攪拌海底營養鹽類,增進浮游生物之繁殖孳生能力;且魚礁礁體之廣大表面積提供許多附著性生物(如藻類和腔腸、海綿、軟體、環節等無脊椎動物)之附著生長繁殖,進而形成極佳的餌料場,因此而吸引洄游性魚類的聚集、滯留。魚礁本身之結構、堆放後重疊效應、及其表面附著性之生物所造成之孔隙、洞穴,成為底棲魚、貝、介類及仔稚魚棲息避敵場所,發揮培育資源效果,而提高資源量。魚礁表面及隱蔽處,可供給許多魚類黏著性卵、烏賊卵等附著孵化,孵化後之仔稚魚亦可獲得庇護成長之環境。
水產資源具有再生性,而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海洋生物皆須有休養與繁衍期,方能使物種生生不息,因此,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籲請漁民朋友配合,凡網具類漁船勿進入人工魚礁區範圍作業,避免造成漁具受損或其他公共危險,並遵守漁業資源保育之相關規定,一起為漁業資源保育及永續利用戮力。
記者:宋國正報導 / 2008/01/02 10:00:00
資料來源:澎湖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