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復原達七成 古馬來鱷失落環節 澎湖找到了

葉志雲/台中報導


  在全球古鱷類系譜謎團待解的馬來鱷,將在澎湖找到答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初步證實,去年四月在澎湖發現馬來鱷家族新成員,命名「澎湖馬來鱷」,是目前發現台灣本土最古老的鱷魚化石。

  科博館地質學組古生物研究員程延年博士指出,在古鱷系譜重要一支的馬來鱷,最早出現歐洲五千萬年前地質層,但全世界還不知道一千四百萬到一千八百萬年前,馬來鱷到底是從那裡演化到亞洲?目前系譜上還是一團謎,各國都在努力拼湊這個失落的環節。

  程延年表示,大陸一九五八年在廣東茂名曾發掘到馬來鱷化石,但只有一個破碎頭骨,日本今年一月也挖出三塊不完整的馬來鱷化石;但在澎湖發現的馬來鱷化石骨架卻蠻完整的,可以達全身七十%,目前已復原出頭骨部分,完整度接近七十五%,推估體長可以達到五公尺。

  科博館五月中旬將在桃園舉行的二○○七台灣地質學會年會正式提出馬來鱷屬新種澎湖馬來鱷的發現報告,同時公布復原的頭部及全身骨架照片;並在九月前邀請共同研究的加拿大自然史博物館與日本科學博物館研究人員來台,為澎湖馬來鱷作最後定稿,進一步確定究竟是馬來鱷的新種,甚或有可能是新的屬,那就更有趣了。

  程延年說,還未曝光的澎湖馬來鱷骨架完整,非常難得,一旦現身,勢必全世界轟動,除有助於古鱷系譜完整建立外,並可將西太平洋邊緣中新世(一千四百萬至一千八百萬年前)馬來鱷家族失落環節給填補上,在古生物科學上極具重要意義。

  科博館地質學組古生物助理研究員單希瑛指出,澎湖馬來鱷是去年四月澎湖民眾在陸地發現的,當時頭骨先出現,以為只是一般動物,待整具骨架全部挖出,才知道是珍貴寶貝,但狀況不是很好,經縣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接管,再轉交科博館修復並復原。

  單希瑛指出,馬來鱷在現生鱷三個科(長吻鱷科、短吻鱷科、鱷科)中,屬於鱷科,但吻部蠻長的,頭部可達一公尺,很像長吻鱷科,也有長吻鱷科是由馬來鱷發展而來說法。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200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