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地名之旅Part56 人權自由的象徵 講美 

  白沙鄉講美村,清朝及日據時期分別叫「港尾社」、「港尾鄉」,光復後村民認為「港尾」這個地名不好,才改為講美村。

  港尾是指港口的尾巴,因為講美村的港口,是從鎮海沿岸向南延伸,直到講美北岸,東岸已經是白沙本島尾端,再往東就是中墩島了,因此稱為港尾。

  清朝時代的基層行政區域採小區域制,當年「瓦硐澳」只管轄「中墩」、「講美」、「城前」三「社」(村)。

  講美村居民以吳姓族群較多,吳,是澎湖十大姓之一,據族譜記載,最先在「港尾」落戶的先民有兩位,一位是吳維祥,明末清初來自泉州府延陵縣,另一位吳祖凱,康熙初期來自漳州府澄海縣店仔八崎,現在澎湖有不少祠堂堂號都叫「延陵」,可能是先民都來自泉州府延陵縣,乾隆三十二年(1767),「瓦硐澳」的人口是二千一百四十二人,「港尾社」約有一千人左右;道光八年(1828),「瓦硐澳」人口增加到四千一百六十四人,光緒十九年(1893),「瓦硐澳」人口續增加到四千九百七十六人,此時「港尾社」的人口已有二千餘人,因為港尾是個較大的村落,民國七十六年,講美村的人口是七百七十四人,比清朝時代少多了顯見自清朝到日據時期,講美村的居民就已陸續地外流了。

  講美村的特點是,一九七五年美軍自越南撤退後,越南人民為追求自由,紛紛向海外逃亡,中南半島難民潮不斷地湧來,我國基於人類愛,就在講美村設立「中南半島難民接待中心」,先後收容了好幾千名越南難民。因此,講美村遂成為全球人權、自由、和平的象徵村落之一。

資料來源:澎湖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