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地名之旅Part51 烽火村中屯
白沙鄉中屯村,清朝時代叫做「中墩設」,屬「瓦硐社」管轄,日據時期前半期,由「大赤崁支廳鎮海區瓦硐澳」管轄,後半期改由「馬公支廳白沙庄」管轄,光復後實施地方自治,將「墩」改為「屯」,這兩個字閩南話同音,稱為白沙鄉中屯村。
在古代,凡是地名叫做「墩」,村落附近必然有個高地,高地上也必有古代軍隊建造的燃放烽火設施,叫做「墩」,高地就取「烽火」作地名,稱為「煙墩山」。如馬公市前寮里西側那個高地古代就叫做「煙墩仔」,白沙鄉後寮村後的高地古代也叫「煙墩山」,都是古代軍隊放烽火的地方,在中屯村後永安橋西端有個高地,古代也叫「煙墩山」,村落就取它作地名。
這個高地古代稱為「中墩」,原因是馬公本島偏南方向有個「煙墩仔」,偏北方向也有個「煙墩山」,永安橋西端這個「煙墩山」位在中間,因此稱為「中墩」。
這三個「煙墩」高地,後寮村的「煙墩山」已改為「瞭望山」。
中屯村的特點是盛產全省獨有的嘉寶瓜,在二十多年前,村民大多以種嘉寶瓜為業,頗有收益,但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長期使用化學肥料施肥,加上長期不曾間作,瓜田在無機肥料與無間作的壓力下,起了反應:變沙漠化了,從此再也種不出好品質的嘉寶瓜了。
嘉寶瓜,橢圓形,每個平均一公斤左右,表皮像西瓜,香甜清脆,是夏季最能解渴消暑的水果。
相傳到了清朝雍正年間以後,由於朝廷在澎湖設置地方政府「澎湖海防糧捕廳」,中屯村才有較多來自閩南的移民遷入,以道光八年(1828)為例,「瓦硐廳」轄區包括「中墩社」、「港尾社」(今講美村)、「城前社」共有人口四千一百六十四人,當年中屯村的居民較多,約有一千五百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屯村先民才集資興建「永安宮」神廟,供祀關公,到民國五十六年又重建。
資料來源:澎湖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