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市桶盤里,是該市的離島之一,明、清時代叫做「桶盤嶼」。
「桶盤」,不是指稱和盤湊在一起,而是指「牲盤」─盛三牲或五牲祭神或祭祖用的盤子,長約二公尺,寬約一台尺多,髹紅漆,閩南人常用的祭皿之一。
「桶盤」,是泉州土話,正式名稱是牲盤,這個島嶼在馬公市南方海面,與另一個離島虎井嶼毗鄰;先民所以取「桶盤」作地名,相傳是島嶼的地形像牲盤(桶盤),但是,事實上並不太像。
明、清時代,閩南的官、商船通常是航經澎湖的北海,到鹿港、安平一帶港口停泊,到了同治年間,改變航線的官、商船增加了,它們改為航經澎湖的南海,即航行桶盤嶼北岸,然後到達「打狗港」(今高雄港),當先民坐船航經桶盤時,認為桶盤這個島嶼像牲盤,因而叫它桶盤嶼。
假設這個說法不錯,桶盤這個地名即不是由在桶盤落戶的先民所取,而是由坐船航經澎湖南海的先民所取,沿用至今有四百年歷史了。
桶盤嶼滿潮面積零點三四三九平方公里,民國七十六年居民最多時有三百五十六人,近年來由於漁業資源枯竭,無魚可捕,生計去失憑依,人口外流嚴重,目前只剩下一百多人。
明朝永曆十五年(公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領數百艘大小戰船東征,自金門遼邏灣開到澎湖時,二萬多運隊從「大嶼」(七美鄉)、「八罩」(望安鄉)一帶海域的島嶼登陸時,也有軍隊登陸桶盤嶼,並向先民征糧。
但是,當年桶盤嶼只居住三十多個漁民,家中只有魚乾、醃鹹魚及少量高梁乾糧,像其他島嶼的漁民一樣,據「從征實錄」記載,鄭家軍征到的糧食還不夠二萬多軍隊吃一天,因此又全部發還給各島嶼的居民。
在古代,桶盤島雖然居民不多,可是由於它位在馬公本島南岸,飽受戰亂及海盜掠奪之苦,到了清朝光緒十八年才列入行政區域,叫做「桶盤社」,屬「嵵裡澳」管轄,光復初期,與虎井合為一里,叫「虎桶里」,民國四十年實施地方自治,因而與虎井分開,獨立成為桶盤里。
資料來源:澎湖逍遙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