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市鐵線里,古代叫做「鐵線渼」,乾隆時代改叫「鐵線尾」,由於「渼」與「尾」閩南話諧音,改來改去,這個古地名只是音同字不同。

  「渼」這個字,沒有字義,是古代一個湖名,叫「渼陂」,位在今陝西省戶縣西;「渼陂湖」的水來自終南山,最後流入「澇水湖」,相傳盛產漂亮的魚。

  古代「鐵線渼」沿岸是否盛產漂亮的魚,已無從查考;不過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當年澎湖「通判」(縣官)胡建偉所以將「渼」字改為「尾」,原因可能是認為「渼」沒有意義。

  清朝時代的「鐵線尾社」屬「嵵裡懊」(類似今鄉公所)管轄。筆者住處毗鄰「鐵線尾」,小時村中耆宿曾說,因為「鐵線尾社」前面沿海有一片海岬,通到測天島,形狀像一條蜿蜒的鐵線而得名。

  不過這片海岬,必須在乾潮時才能看到,因為海岬不是土地,而是一片落潮時浮出水面的珊瑚礁;小時常到那一片海岬釣魚,如今回想起來,是有點像一條鐵線的形狀。

  海岬,據字典的解釋是,突出在海中之狹長土地的尖端。

  如按照「鐵線尾」這三個字解說,這個村落應該座落在一條鐵線的尾端,但事實上村落周邊看不到鐵線,筆者為了查證這個地名的由來,曾經多次請教當地耆宿,但始終找不到確實的答案。

  光復時,澎湖地方政府將「鐵線尾社」與鎖港合併為一個里,叫做「鐵鎖里」,到了民國四十年,由於開始實施地方自治,才與鎖港里分開,單獨成為一個里,即鐵線里。

  長久以來,每當落潮時,鐵線里西岸就浮出一片珊瑚礁,形狀狹長,像一片狹小陸地,蜿蜒地向西方伸展,一直通到前寮里前面的海岸,取形狀像鐵線的海岬作地名,顯見「鐵線尾社」先民為了取地名,真是煞費苦心。

資料來源:澎湖逍遙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