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炮台?城牆?民家?廟宇?

古誌記載虎井沉城言之鑿鑿 研判採回樣本專家不敢斷言

本報記者 陳長華


  『虎井嶼前有沈城,風狂浪湧無影形。秋水澄澈波淵渟,漁人下視見星星,女牆雉堞高伶俜』

  舊詩描述的澎湖「虎井沈城」,經潛水專家實地探勘,初步發現是一道玄武岩殘壁。這一道岩壁是海堤?是炮台?是城牆?是民家?是廟宇?還是如傳說中的「城市」?專家看到採集的標本石塊,仍然不敢下斷言。

  林朝棨教授說,澎湖盛產玄武岩。玄武岩呈柱狀、方形、六面形或板狀等節理,這些結構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建築物」。如果拿玄武岩砌城牆,因為地震而倒塌入海也不無可能,只是時間應在南宋以前,否則歷史會有記載。

  林朝棨認為:除非在同址找到人造的武器、碗盤等遺物對照研究,否則很難認定該岩壁是「沈城」。「宋史」記載:『在泉州之東,有海島曰澎湖,煙火相望。』南宋孝宗時候,澎湖已有漢人居住。元朝時,澎湖居民半耕半漁,而且有商販往來,該地隸屬泉州晉江縣,並置官設治。明朝初年,朝廷以倭寇和海盜為患,會一度放棄澎湖。

  澎湖在清朝隸台灣府台灣縣,共有六十二個島澳,星羅棋布,有的一水相隔,有的毗連比屋,陸路可通。傳說有沈城的「虎井嶼」是當中的一個島嶼。

  根據清光緒十九年編修的「澎湖廳志」記載:『虎井嶼東南港中沉一小城,周圍可數十丈,磚石紅色。每當秋水澄鮮,漁人俯視波底,堅垣壁立,雉堞隱隱可數。有善水者,沒入海底,移時或立城堞上,或近城趁魚蝦之屬。言之鑿鑿,但不知何時沉沒。』專家以為,明朝以後,為對付倭寇入侵,澎湖有設防;萬曆三十二年六月間(西元一六○○年)荷蘭人入侵,在各主要島嶼的據點設有炮台,虎井嶼的海底岩壁,是不是當年的炮台遺體?並非完全不可能。

  荷蘭人東侵,為了抵抗萄萄牙和西班牙的阻止,於一六○二年促成國內的船業組成「聯合東印度公司」,由國家授權,在海上擴展商權。明朝天啟二年(西元一六二二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率兵艦攻打澎湖。常年八月,在澎湖建造砲城。

  概據荷蘭人「巴達維亞城日記」的記載:當時他們在澎湖建了四個稜堡,有「四方一百八十呎」。最初因為缺乏燃料,沒有辦法燒製石灰,只好用土壤和粘土,動員率船隊的人員,草率完成,不到一個月,就被風雨沖壞了。後來,他們從福建沿海俘虜中國漁民充當奴工,再從日本、巴達維亞(印尼雅加達)等地輸入建材,同時也將廢船解體,利用廢船的鐵材,鞏固城牆。荷人為了防止砲城崩潰,還用澎湖產的玄武岩配合和石灰,製造一道堤防。

  荷蘭人在澎湖築砲城,位在馬公島的西南四座稜堡的四周並以木板和石架圍住。據荷蘭在明天啟二年所畫的澎湖地圖,只有標列三座稜堡,另一座是不是在虎井嶼呢?至今是疑問。如果屬實,潛水專家取出的岩塊是不是當年砲台的建材呢?又有待考證。另外鄭成功時代,在澎湖也設有砲台。

  也有人認為,虎井嶼海底的岩壁是舊日堤防,為了保議砲城,澎湖有「巨浪排空勢若翻」之說,築堤防浪,也是理所當然。

  林朝棨教授認為,澎湖地形相當複雜,是典型的下降海岸。千年累積的海水面上升加上地層下沈,近岸的建築物沈入海底也有可能。

  「虎井沈城」的傳說,有近兩百年了。連雅堂編纂的「台灣通史」,指出「沈城」位在「虎井嶼東南」,推測是「隋代所建」,並說『漁者常得其磚,色紅若堅鐵,似千數百年物』;但是他也不敢論定,認為「文獻無徵」。

  在專家還沒有可信的證據之前,「虎井沈城」將維持傳說。詩人筆下的『寂寞山河沈舊恨,屏藩海國值時清。難尋危堞千層砌,猶見頹垣一片傾,我欲燃犀來照取,驪龍頷下採晶瑩。』

  這個謎,這個浪漫的傳說,何時揭曉呢?


資料來源:【1982-11-08/聯合報/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