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館鯨豚標本展示館 遊客最愛
(記者宋國正報導)澎湖水族館六年前挖掘深埋地底的布氏鯨遺骸,連同先前製作的瓶鼻海豚、露背海豚標本,成立鯨豚標本展示館,近年來除成為蒞館觀光客最愛之外,也增添水族館的教育功能。
六年前因受到屏東海生館、台北海洋館陸續開幕影響,使得原本獨樹一格的澎湖水族館遊客人數逐步銳減,連帶使本縣旅業大受打擊,為吸引人潮回流,接手的南仁湖集團開始求新求變,除了展開二期水族館拓館計劃,並引進甚多罕見的海洋生物,同時開放本縣藝術家作品展覽,配合鯨豚標本展示,希望能吸引蒞館人潮。
當年成立鯨豚標本館的蔡萬生說,澎湖四面臨海,擁有許多珍貴的海洋資源,成立鯨豚標本館除增加水族館看頭外,也增添館方的教育及學術研究功能。
蔡萬生指出:展示在標本館的布氏鯨,體長七、九公尺,重達三公噸,因本縣尚無大型冷凍庫保存,經縣政府於八十年十二月九日會同馬公分局及水試所澎湖分所掩埋於水試所澎湖分所白沙養殖場地下,原擬掩埋一年後,依規定再將骨骸贈送學術研究或博物館等有關機關,進行學術研究或展示。
不料一埋九年,經專家評估若不進行挖掘處理恐日久會出現骨蝕狀態,失去學術研究和展示之價值。時任水試所澎湖分所主任蔡萬生即開會決議進行布氏鯨骨骼出土之挖掘工作。但因台灣地區鮮有處理鯨豚骨骼標本之專業人士,加上該布氏鯨之體型龐大,非館的能力所及,故延請屏東科技大學祈偉獸醫師及黃怡凡、潘宏造等三位進行挖掘工作之現場指導,儘量保持骨骼之完整性。
對於成立鯨豚標本館的辛苦歷程,蔡萬生說,澎湖海域擁有許多珍貴的海洋資源,當年將各式鯨豚遺骸,加上圖文解說牌,成立鯨豚標本館並製作大型石斑魚的標本,是為增添水族館的教育及學術研究功能,同時也希望能為館方增加看頭,吸引人潮入館參觀。
記者:宋國正報導 / 2008/07/04 12:00:00
資料來源:澎湖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