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馬公四眼井,據傳是媽宮(馬公)最早的一口古井,但是確實的開鑿年代卻沒有足夠的史料可資稽考,歷來的專家也都只能就其個人所見,提出一些尚難被視為定論的推測。有人認為中央街是澎湖最古的舊街,可能隨先民聚居,就有這口四眼井,因為人的生活不能一日沒有水;有人認為可能在乾隆時已有四眼井,而且中央街昔日稱為「大井街」,就是因這口井而得名的;也有人認為其開鑿年代似乎比天后宮的創建更早,因為民生對水的需求先於廟宇。因此,除非未來有更可信的史料以供印證,否則馬公四眼井的歷史,恐怕還是只能繼續任其存疑。


四眼井歷史考辨

  由於馬公四眼井是民間所開鑿的一口「公井」,因此,自古以來都沒有被列入官方的記錄中,不但開鑿的確切年代及砌成四眼(口)的時間無從考查,甚至連名稱也有不同的寫法和說法,而難辨究竟。


名稱考辨

  馬公四眼井原稱「四孔井」,近代雖在文書上改稱「四眼井」,但澎湖本地的居民自始都稱其為「四ㄎㄤ(khang)井」,就閩南泉漳方音來說,要形諸文字時似乎是「四孔井」或「四空井」比較貼切。查「孔」字在「康熙字典」中讀音為「康董切」(ㄎㄨㄥˇ),意思是「穴也,孔閒也」,並且有「史記舜本記」的「為匿空旁出」為例句,還加註說明「空即孔」;「說文解字注」說:「(孔)通也,孔訓通故俗做空穴字,多做孔,其實空者竅也,做孔為假借」。而「空」字在「康熙字典」中也有「康董切」的讀法,意思是「穴也,竅也,通作孔」;「說文解字注」說:「空,竅也,今俗語所謂孔也」。查「彙音寶鑑」所注的閩南音,則「孔」、「空」都有「khang上平」(ㄎㄤ)的白話音。因此,如果要求音義兼顧的話,似乎應該以「孔」為正字,以「空」為俗字,而寫成「四孔(空)井」為宜,不宜寫成「四眼井」。

  現在在書面上所常見的「四眼井」一詞,最早可能是出自於日本人所寫的「四目井」,國民政府遷台初期,有人把「目」改成合乎國語習慣的「眼」,然而相沿成習,才逐漸流傳開來的。據查清代澎的方志如「澎湖紀略」、「澎湖續編」、「澎湖廳志」等書所記的井泉,都沒有有關於四眼井的記載。日據時代日本人所編撰的「澎湖風土記」、「澎湖島」、「澎湖事情」、「澎湖島大觀」等書,也都沒有提到四眼井,只有在一份「馬公案內圖」中(一九三三年的馬公市街圖)有「四目井」的標示。台灣光復以後所編的有關著作中,民國四十四年由陳正祥所編的「澎湖縣誌」,就寫做「四孔井」;此後,陳知青民國六十一年出版的「澎湖史話」,也寫做「四穴(孔)井」;到民國六十七年莊東編撰的「澎湖縣誌文化志」才首次出現「四眼井」的字眼。但是蔡平立在六十八年編的「澎湖通史」,還是寫成「四孔(穴)井」;民國七十年澎湖縣政府出版的「澎湖─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暨澎湖設治七百年」的記載則是:「四穴井水名『四眼井』或『四孔井』」;到蔡平立民國七十三年出版的「馬公市志」,卻簡化為「四穴井即四眼井」,而不再有「四孔井」的字眼。此後在澎湖的官民出版品中,提到四眼井時就都直接寫成「四眼井」了。

  「四眼井」一詞,雖然望文可以知義,但是就發音而言,顯然並不符合本土語言的習慣。不過它在國內已經行之有年,(可能在民國七十年前後就已經成為習慣寫法了),是否適合再做改正,就有待學界辨正及政府主管單位的認可了。


開鑿年代辨正

  如前所述,馬公四眼井由於只是一口民間開鑿的「公井」,未曾被載入官方的正式資料中,以至其確切的開鑿年代無從查考,因而出現了各種不同的「假說」。最早有馬公四眼井記載的文獻,應該是民國四十四年,陳正祥的「澎湖縣誌」,不過並沒有文字敘述,而只是刊出陳氏所攝的照片。稍後(四十九年)由李紹章編撰的「澎湖縣誌」,或許是只出版上冊的關係,並沒有有關井泉或給水的記錄。到莊東編撰的「澎湖縣志文化志」時,才因為它的構造特殊,而列入記載說:「…但以中央街為澎湖最古之舊街,可能附近有人聚居,則有此井,因人之生活不能一日無水,由此判斷,此井之開鑿,年代相當久遠」。莊「志」的說法雖然含糊籠統,但是還算穩當,因為在沒有直接史料可考的情況下,確切的開鑿年代只能點到為止,不宜妄加臆測。而莊「志」以外的諸家說法就比較武斷,而容易招致爭議了,以下就其他幾種說法稍做敘述:

  (一)蔡平立「澎湖通史」(民國68年):「四孔井(穴):為媽宮最早古井,先民移居時鑿之。位大井之北。乃澎湖最古之井」。而蔡氏另一著作「馬公市志」(民國73年)的說法卻是:「四穴井即四眼井。……鑿於何時雖無考,惟可知有人就有水,可能在乾隆時已有」。前一種說法,不知所據,所以不足以採信;後一種說法,則顯然是根據清乾隆丗二成書的「澎湖紀略」中,媽宮「市街」條的記載所做的推測。但是這種推測的證據力是很薄弱的,因為「紀略」雖然記有「大井街」一詞,卻沒有說明大井的位置,而且「紀略」雖成書於乾隆中葉,卻未必足以證明今天四眼井一帶在乾隆時代就有人聚居而出現大井街,當然不能證明這時候就開鑿了四眼井,所以蔡氏也只能說「可能」在乾隆時已有而已。

  (二)陳知青「澎湖─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暨澎湖設治七百年」(民國七十年)名勝古蹟篇說:「四穴井的開鑿年代沒有確切的資料可查考,但是以中央街為澎湖最古老的舊街來推斷,這口井的開鑿年代約在元代,『下街』聚落發展飽和以後,向『上街』發展,……『上街』先民聚居時,應當先鑿這口四穴井做為水水源及市井」。這個推測相當富於想像力,但是卻沒有任何證據可資援引。一般咸信中央街是澎湖最古老的舊街,原因已如前述,都是根據「澎湖紀略」的記載而做成的推論。這種推論雖然相當可信,但是澎湖有街市可言應該是清朝初期的事,清朝之前的澎湖究竟有多少居民可以形成街市,是很不可思議的。

  在很多論及澎湖歷史的著作中,都提到明朝天啟二年(西元一六二二年),荷蘭將領雷爾生(Cornelis Reyesen)佔領澎湖時,「曾并奪船隻六百艘,迫居民搬運土石…築造城寨,役死者則達千三百人」,因此由「如斯多之壯丁與漁船;可借知人口,其增加之速也」。其實「明史和蘭傳」裡只說:「……築城澎湖,掠漁舟六百餘艘,俾華人運土石助築」,並沒有明白指出船、人都掠自澎湖。根據曹永和與荷蘭學者包樂斯(又稱包樂詩,後改為包樂史)解讀當時的荷蘭文檔案後發現,這些人船是掠自福建沿海,而不是澎湖。當時澎湖雖然有居民,但是,「居民總數未達一百人,澎湖本島的兩村裡面,大約有六十餘人,白沙島約有八、九人,馬公媽祖廟只有三人,……當時的居民大都住在龍門」。

  而且從清康熙廿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將台灣、澎湖收入版圖時,把澎湖最高的行政官署設在文澳,而不派駐媽宮(馬公)看來,可能當時連文澳的人口都要比媽宮(馬公)多。清初尚如且如此,元、明時代的媽宮又怎麼可能有「下街」、「上街」等的街出現呢?

  (三)澎湖縣政府的「澎湖縣古蹟簡介」(民國七十八年)中,對四眼井的簡介說:「此井開鑿,年代不詳,如以天后宮相傳建於明代初葉,而中央街為澎湖最早之舊街,加以判斷,在此之前,附近應已有人聚居,……故此井之開鑿,似應比天后宮之創建為早」。這段簡介顯然是延續陳知青氏的推斷,並略作刪改而來的,其證據之不足已有前述,不必再做討論。

  馬公四眼井的開鑿年代,雖然因為缺乏有力的證據,無法論斷,但是「四眼井的歷史相當久遠」的說法,卻是今天的馬公耆老們都深信無疑的。從上述的一些論點來看,至少可以知道,四眼井和馬公舊街(中央街)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所以當「頂街」(今中央街北段)有人聚居成市時(清初),它就有可能已存在了,也就是說馬公四眼井的開鑿,應該不會晚於清朝初年(或者乾隆時代)。但是也不太可能早於明天啟年間,因為荷蘭人約在一六二三年(天啟三年)繪製了「澎湖港口圖」,圖上曾有兩處水井的標示(荷蘭人曾取過水的井),一處在文澳(今馬公市西文里)一處在文澳的對岸(確實地點未詳)。荷蘭人從風櫃「紅毛城」出外取水,船程最近的是馬公市區(即今日四眼井一帶),如果當時的馬公有水井可以汲取,何以圖上未曾有水井的標記?(當時的澎湖可以說完全是荷蘭人的勢力範圍),由此可見馬公四很井的開鑿年代,是不太可能早於明天啟三年的。

  馬公四眼井的開鑿年代確實至今難以斷定,但惟可認定的是,馬公四眼井對於媽宮舊街的發展和居民的所需,有著功不可沒的事實,或者未來可能找出更有力的證明,來斷定此井的年代,但此時,就和當地的居民、耆老一樣,深信著「四眼井的歷史是相當久遠」的說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