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引航天使 黃湧生用青春守護燈塔

陳可文/澎湖報導


  從馬祖東引到澎湖東吉,他,默默地守護孤島上的燈塔,這座位於澎湖與台灣之間的中繼站,一如自己孤懸在大海的島嶼故鄉,而他坐看海天一色的燈塔生活,已二十年。

  他是黃湧生,一個將卅年青春奉獻給燈塔的五十歲男子。在黃湧生日夜看守燈塔的生涯中,一路隨他漂泊的妻兒,現落腳馬公。


單純個性 幫他熬過寂寞

  「顧燈塔」是黃湧生考入關稅總局後的第一份工作,從台中港燈塔副主任,經歷彭佳嶼、花蓮的燈塔,再來到澎湖東吉,黃湧生幾乎快成了「燈塔達人」,如今他還同時兼任七美燈塔的管理工作。

  即使出生馬祖東引島,黃湧生還是強調,看守燈塔的日子很難熬,要不是出身在孤島的他,單純個性、耐得住寂寞,實在很難堅持一直留在荒蕪的小島上。

  日據時代,日軍計畫以東吉嶼為南進基地,因此在北角的崖頂上建造了一座鐵鑄圓筒燈塔,進而成為今日東吉嶼最大的特色。

  民國廿七年,燈塔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建築,當年黑白相間的外觀就是現在東吉燈塔的風貌,隨後政府開始派人駐守。現任燈塔主任黃湧生與魏天降、陳有仁、林阿燦、林樹春組成一個五人小組,輪流駐守,扮演東吉燈塔的守護者。

碧海藍天 讓人忘卻疲累

  除了黃湧生是唯一的馬祖東引人,其他四名夥伴都是澎湖吉貝、東吉的在地人,大夥頗能適應環境,一天廿四小時全給了燈塔。以塔為家,成了他們的寫照。

  林阿燦是土生土長的東吉人,他是燈塔的技工,對這座燈塔感情濃郁。林阿燦說,每天值班得攀爬八十五階台階、八階鐵梯到達燈塔頂,經常氣喘如牛,可是迎面而來的微微海水鹹風,感受著艷陽藍天的菊島氣味,一下子彷彿整個人都昇華,忘了疲累。

  身為燈塔主管,黃湧生與夥伴們相處有若兄弟,但平日看守燈塔的生活很枯燥乏味,大家難免會數著日子,好期待回家團聚的時刻。

  黃湧生說,守護燈塔最大的問題就是休假不方便,尤其澎湖冬天海象差,他曾經連續四十五天沒有回到馬公的家,因此乾脆將戶口遷至東吉嶼。

開關燈間 細數流逝時光

  看守燈塔最重要的是對時間的掌握,燈塔的開燈、關燈,必須根據氣象局太陽出沒標準時刻表調整,每個月大概往後調整一分鐘,戍守燈塔的人,就在開燈、關燈一來一往之間,細數著流逝的時光。

  黃湧生表示,無論是東引島或東吉嶼,都是離島中的離島,雖然僅僅一字之差,卻相距十萬八千里。每回走上塔頂,看著世界最美的藍天碧海,還有一望無際的青翠草原,彷彿故鄉東引島就在咫尺。

  離鄉背井多年,黃湧生只回去東引一次,目前父母都搬到台灣。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雖然猶在,但此刻他心繫的是為來往台海的船隻指引航行方向,因為那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職責。

  身為燈塔人,堅守崗位是最基本的要求,親友總是擔心他如何耐得住寂寞?「孤寂的島,單調的生活,需要一顆純淨的心來面對。」黃湧生輕鬆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