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益堂中藥行」的創立與傳承
「乾益堂中藥行」位於中央街北端的「四眼井」旁,於大正九年(1920年)由薛號創店,至今已是第四代在經營。
薛號,生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民國前44年)12月19日,原籍為澎湖廳西庄,父親薛色、母親薛李拈,家中排行老三。他在三十歲時與嵵裡澳菜園鄉女子黃左結婚。這位號小他十三歲的妻子,為他生下了四男二女,其中第二代接掌「乾益堂中藥行」經營權的四男薛庚寅,在他四十五歲時才出生。
五十三歲創立「乾益堂中藥行」的薛號,在中街的刻苦歲月,為「乾益堂中藥行」寫下經營的高峰,中藥同業的耆老「保生堂」的林禎福先生記得年幼時,都稱呼「乾益堂中藥行」的薛號為「號伯」,其他的事情已無印象;另一位現今已九十多歲高齡的「恆德藥房」吳陳秋錦女士對號伯的印象則十分鮮明。
大正元年(1911年)出生的吳陳秋錦女士與「乾益堂中藥行」第二代傳人──薛庚寅同年;中央街上「連發中藥房」的舊址,原為其生父陳柱卿先生所經營,當時仍擔任馬公區長的陳柱卿先生接續了丈人「瑞安中藥房」的經營權,在中央街9號營業,平日庶務繁忙且對藥理不甚熟悉的陳柱卿先生,只得聘請數位師傅幫忙管理中藥房營運。師傅常是指已熟闇藥理,並可擔負配方抓藥及製作藥材等工作者;但在澎湖的中藥行大多會雇年幼學徒,即一般所謂的「囝仔工」,從小教導其學習藥性並兼理雜物,此乃因大多數中藥房的經營者已熟藥理,故所聘者多以學徒身份於藥房習藥,這些入門的學徒統稱為「師仔」,而學有所成之後即升格為「師傅」。
吳陳秋錦女士還記得她四、五歲時,當年開設藥房的外公就已聘任了六位師傅。而薛號與陳連法(「連發藥房」的創始人)、林君黨等三位都是她外公家藥房聘任的師傅。
自神農嘗百草而興中國藥草之學,以及黃帝著內經為醫理以來,中國醫藥之學,多數若非歷代祖傳,即是學徒學藝而來,然亦有少數自習熟練而成就者。在過去尚無正式傳授藥學管道的年代,許多中藥舖之執業人員或師傅大都是在工作操作中學習藥性及藥理。吳陳秋錦女士在十七歲時,也開始在其養父開業的中藥鋪中學習藥學。
而吳陳秋錦女士的生父陳柱卿先生因為當年的工作忙碌,遂將中藥房無條件轉讓予夥計經營,因此,中藥房為陳連法先生接手經營,更名為「連發中藥房」,薛號則另覓四眼井旁的店舖開業,「乾益堂中藥行」因而創立,生意興隆更甚「連發中藥房」。搬遷至馬公北市場的「連發中藥房」,其現任老闆陳榮俊先生,在回顧這段往事時,並不清楚祖父原有的雇主是當地人亦或日本人,只聽父執輩曾說過祖父和薛號過去同在中央街九號的中藥房為徒,工作內容與幫傭十分相近。爾後,中藥房老闆決定將中藥房無酬轉讓,而以抽籤方式決定繼承人,但抽中者需拿一筆費用來資助未抽中者開業,他的祖父連法就這樣得到了經營權。並以諧音「連發」為店名。這場牽動了當地中藥行的經營歷程,間接成就了「乾益堂中藥行」的盛況與風采;後來居上的「乾益堂中藥行」,在中央街的營狀態漸漸超越了中、西藥皆售的「連發中藥房」,慢慢地四眼井旁的「乾益堂中藥行」在當時馬公居民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對當地人而言,扮演生活要素的四眼井與排除生活病痛的「乾益堂中藥行」幾乎是劃上等號的;同業競爭的結果,導致「連發中藥房」在二十年前搬離了中央街,另擇他址營業。
「乾益堂中藥行」在興盛的時期,師傅曾多達五、六位,然而現在這些師傅都已失去連繫,只間接聽說當年的師傅們多已轉行。
原開設「廣益中藥行」,與薛家有親屬關係的歐茂榮先生說到,「廣益中藥行」也是位於中央街商圈,原址在今「乾益堂中藥行」左近,其祖母為薛號之女,婚後仍居住在「乾益堂中藥行」裡,薛庚寅對他們照顧有加。歐先生對「乾益堂中藥行」末位師傅的印象頗深,他還記得這位來自西寮的師傅在「乾益堂中藥行」待了四十餘年,直到年歲漸老,才退休返鄉。
「乾益堂中藥行」在薛號辛勤的經營下,早期得利於漁民與貿易往返的商人,官兵更是其最大客源。自第二代薛庚寅先生以延醫駐診作為藥舖的號名,經第三代傳人薛光燦先生,在薛光燦先生逝世後,由其弟薛光華先生及薛光燦夫人錦絹、薛明峰(薛光燦之子)共同經營。為因應社經條件、醫學科技現代化的變遷,經營者只能思謀其他永續經營的方針,也許是拜四眼井地利之便,現在的客源多是澎湖觀光季的人潮,為此,「乾益堂中藥行」加入了當地名產作為擴充的經營內容,期望能激起「乾益堂中藥行」另一種持續經營的動力。
現今之第三代傳人薛光華先生,在祖父七十九歲高齡時才出生,雖然他在十六歲時開始學習中藥的相關知識,但曾經轉業經營金銀紙的薛光華,真正參與「乾益堂中藥行」行務,是這十幾年的事,對於「乾益堂中藥行」八十年來的經營模式及師承過程,甚至祖父薛號生前的歲月,皆已遙不可聞;然而,在他這一代的觀念認知裡,從小見父執輩及兄弟在自家店裡習藥熟理的方式,算是一種家傳的經營型態。
建築特色
乾益堂位於馬公市中央里中央街42號,土地所在位置為馬公段2191號,佔地面積71平方公尺,建築面積21.75平方公尺,樓高二層,上層52.89平方公尺,下層68.86平方公尺,仿巴洛克式的街屋立面是「乾益堂中藥行」建築最具特色的部份,大正七年(1918)建造以來,外觀正立面的樣式一直保留至今,二樓的陽台和開窗形式也未曾更動過。而街屋立面和前方「四眼井」所共同的形塑的空間情境,相互參與和延續了中央街的生命歷程。
「乾益堂中藥行」的街屋立面全部是以洗石子構成。洗石子的材料特性經得起澎湖強烈海風的考驗,讓「乾益堂中藥行」的建築立面相當完整地留存至今,但近年來已開始出現程度不一的剝落及裂痕。
「乾益堂中藥行」建築的裝飾特色,應用最多的是街屋立面,以簡單的線角及幾何形作為裝飾性元素,再以對稱的視覺平衡方式來完成整體的構圖;而這樣的裝飾形式,也運用在室內空間和少數的傢俱文物上。
分割街屋立面的主要元素,可分為連繫室內與戶外的門、窗及二樓陽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陽台,凸出於一樓大門入口上方的陽台,不但是使用者在二樓對外視覺延伸與內在情緒交流的互動空間,同時也創造出「乾益堂中藥行」主要大門入口前的一個緩衝及停留空間;陽台立面應用了幾何形等的裝飾性線角,線角的凹凸面產生了多樣層次的陰影,加上欄杆形式的視覺韻律,豐富了陽台本身的細緻與精美,也活絡了整個洗石子街屋立面的感官層次與色彩明度;門、窗的對稱配置方式及開口比例,平衡了立面整體的虛實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