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發表人 內容
查看: 1184|引用: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縣政觀察隨筆] 遠見雜誌的澎湖見行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5-14 10:40: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遠見雜誌近日抵達澎湖進行地方發展的訪視,也拜訪了縣府,並對縣長進行訪談,記者關注幾項重大工程如澎防部、海蛟中隊外遷的進度,低碳政策發展的未來,也把重點放在了海洋生態保育的推動,諸如南方四島規劃劃設為海洋國家公園,種苗生產暨海洋生態教育大樓的落成啟用,推動強化復育海洋資源及提升發展研究產業以拓展教育及觀光功能等議題,都成了遠見雜誌關注的議題,更瞭解中正永安橋的改建擴大通水斷面及提升海水交換率,以涵養內灣海洋生態,活化內海,永續發展的未來評估。這些年每年來澎湖的觀光人次已倍增至90萬人次;澎湖之美逐漸為世人所見,去年並已正式成為「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會員,澎湖有更重的生態與環保使命去回應國際社會對澎湖的期待。
  在遠見雜誌專訪的同時,時裡沙灘的開發爭議也鬧上了媒體頭版,澎湖作為一個以海洋立縣,以生態及自然觀光掛帥的島嶼,正接受極為嚴格的環境與生態保育檢視,這或許是縣府必須清楚意識的,世界最美麗海灣不是榮耀而已,更是甜蜜的負荷與偉大的重擔。澎湖長期面對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從復育成效的檢驗走向禁止破壞的標準,縣府對於種苗放流等復育措施不可說不認真,成效或許需要更久遠的時間來凸顯與檢視,但老百姓開始關注的是有限資源的捍衛與不可破壞性的價值,這已經是公務系統必須面對的新概念:從復育走向守護。
  每一次生態與環保爭議,都是政府與民間雙輸的結局收場,環境也遭到破壞,政府的公信力也受損,縣府倒可利用此次時裡沙灘事件的機會,面對爭議並找出一個公約數的法則在澎湖落實。澎湖面對經濟發展的需求勢必導入更多的開發案與民間投資,這些或大或小的投資都正在生態與環保及文化內涵上踩著灰色地帶,隨時可能引爆爭議危機,海岸線問題、垃圾清理問題、廢污水處理問題、景觀設計問題、開發限度問題,這些問題不是不可談,更應該談出一個標準來奉行,對政府來說有法則有準,對民間來說有法則利行,對生態保育人士來說,有法則知所圭,不至於每個開發議題都落入各界論戰的口水,從官方到產業界、學術界到公民團體,環保團體與社區代表,一場屬於澎湖未來永續開發的會議應該召開了。
  觀光絕對是耗損性產業,決定觀光做為澎湖經濟命脈的同時,必須有更高貴的愛鄉情操與更高規的環保意識與文化守護價值,商人追逐利益,政府追求績效,百姓渴望經濟民生但又恐懼土地破壞,這中間本來就沒有平衡點只有妥協點,但誰來主持這個妥協點呢?危機就是轉機,時裡沙灘給了縣府一個好的藉口,趁勢廣徵民意與專業領域意見,制訂澎湖版的開發與永續條例吧。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版權聲明|聯絡一筆站長|網站服務|合作提案|關於沿著菊島旅行網站|網站成長史|

請尊重本站著作權規範,著作權保護說明;有任何意見歡迎寫信給一筆站長

copyright (c) 2011 沿著菊島旅行.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PT-design & K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