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發表人 內容
查看: 813|引用: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縣政觀察隨筆] 創意學習之路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0-7 00:01: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漫遊呂德斯海姆,萊茵河的葡萄酒宛如液態的陽光,櫛比鱗次的葡萄藤總是嘲諷著貪杯的旅人,模仿那些酒醉踉蹌的體態攀在路邊,嘔吐出200個有陽光的日子,這一條100公尺的酒香小徑,每年吸引著數十萬遊客造訪,買酒幾希?醉客有幾?其實更多的是慕名「斑鳩小巷」好不可愛而來的訪客。這條僅容3人併行的巷子魅力在哪?抬頭看看那一方方彷彿藝術品的門窗招牌,看那典雅不失前衛的窗閣,創新風格卻不離棄萊茵河傳統的店面陳設,還有那些可愛又逗趣的招引遊客噱頭,種種所見和德國人嚴肅的形象大異其趣。在歐洲,觀光小鎮就是可以讓台灣遊客驚嘆連連,不談雄偉的歷史建築,光是一間間可愛爆表的小店裡外裝潢,就足以讓口袋裡的歐元離去,這些店家其實不是在開店,是再經營一道風景,不是在販售商品,是在綁架你購物的美學衝動。在澎湖的公部門從文康街到中正路,中央街到篤行十村,一個復一個洋洋灑灑的造街計畫早已把可用的形容詞都複製貼上了,但造街不可是只思考商業模式,而是要問街道的風景在哪?從一片招牌開始造街,這是造街的基本功夫,巴塞隆納早已是建築藝術的殿堂,但造成城市脫胎換骨的原因,竟是老舊醜陋的街道招牌砸死一位國外遊客後,市政府痛定思痛全面從最細微處開始進行巴塞隆納街道美學的改造,澎湖的市容可以打幾分不重要,重要的是開始懂得為自己打分數,我們的店鋪可以更美些。
  13年12月初人在巴塞隆納參觀建築大師高第的奎爾宮,長長的人龍整整排了1個小時才拿到門票,因為每週日下午在巴塞隆納許多展館是free的,對參觀者來說省了近20歐元的門票支出,對市民來說,多了一處全家出遊的文化風景。歐洲許多國家的美術館或博物館都有著這樣的機制,每星期會挑一個時段對全體市民與遊客免費開放參觀,平常動輒10歐起跳的門票一下子「無價」。這樣的文化展館參觀制度建立在一種信念:他們的政府相信國民的文化涵養是國力展現的一部份,為了提高市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與瞭解,必須提供更便利的制度讓市民接近藝術與文化。對遊客來說這樣的制度可以省下旅費不少,但更佩服他們的政府對於藝術文化推廣的觀念。放眼台灣甚至澎湖,多數美術館或展館成了高不可攀的貴族品味,門票或許不貴,但參觀機制的僵化,參觀服務的呆板,去平民化教育的定位,讓這些展館有了貴氣卻沒了人氣,我們必須思考美術館或博物館的真正價值,不在服務雅痞而已,而在典藏城市文化資產與教育庶民傳承這些文化與認識藝術美,想想我們的展館走在普羅大眾的身邊嗎?
  澎湖生活博物館,存在經營壓力甚久,遊客貢獻度無法拉高,縣民參與度低,癥結就在生活博物館到底生活不生活?!生博館必須走入人民,展現生活與共的氛圍,重新定位展館的價值,重點不在檢討一張票80元貴不貴,一張票40元折給旅行社有沒有效果,而在市民相信生活博物館屬於他們,更為後代子孫而存在。

10014850_10202951579944048_5041131888967540573_o.jpg 10273310_10202951580144053_8222332445072738312_o.jpg 10329887_10202951579864046_5931181939022201494_o.jpg 1425202_10202951580624065_5412395511496093702_o.jpg 10317563_10202951580104052_5965871820694720156_o.jpg nEO_IMG_西瀛虹橋夜景.jpg nEO_IMG_吳府宮.jpg nEO_IMG_東台古堡.jpg nEO_IMG_林投公園.jpg nEO_IMG_東台古堡1.jpg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版權聲明|聯絡一筆站長|網站服務|合作提案|關於沿著菊島旅行網站|網站成長史|

請尊重本站著作權規範,著作權保護說明;有任何意見歡迎寫信給一筆站長

copyright (c) 2011 沿著菊島旅行.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PT-design & K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