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發表人 內容
查看: 1174|引用: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縣政觀察隨筆] 廟宇的新與舊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2-3 14:42: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澎湖有300間各宗教寺廟,每間廟宇都與一個聚落或一個區域有著綿密的信仰與文化關連,這些廟宇在過去20年間因主體崩壞多數進行了大規模的整建,其中又以拆除重建為主,包括二崁二興宮也在去年進行了拆除與整建的工作,馬公市山水上帝廟也在11月舉行重建工程動土開工典禮,山水上帝廟重建工程動土開工可說是澎湖宗教界,也是地方上的一大盛事,尤其是山水的觀光產業蓬勃發展,山水上帝廟也是遊客認識極多的一間澎湖廟宇。
  廟宇在拆除與重建過程讓我們必須思考一個觀點:澎湖廟宇的新與舊,拆除改建最大的原因當然是廟宇本身毀損不堪使用,但在決定對於老廟宇拆除的決策過程,是否有其他的選項呢?這就很值得省思,廟宇跟現代建築不同,往往是越古樸月具有歷史價值,中外觀光大國,莫不積極對於教堂或老廟宇給予修復與保存,在德國柏林,威廉教堂即使在二戰被炸到剩下鐘塔,柏林政府仍選擇保留鐘塔,僅重建教堂祭壇建築,因為一座300年的老教堂是城市的人文心跳,每年也因此吸引了數十萬遊客參觀這座像危樓的教堂。澎湖許多老廟宇有著精細的木工,華麗的裝飾,這些宗教藝術瑰寶可能是百年前中國匠師的巨作,改建後幾乎都是模造品,缺乏靈魂與個別化韻味,每間廟宇都差不多就是這樣的風格,改建,或許是面對危樓的最簡單的手段,但可能是對歷史最複雜的結束。
  不可否認澎湖的廟宇大概多數都已經改建,因此能保留能呼籲保存的有限,既然已經是新廟了,我們無法在建築保存上有所努力,那麼下一步就是文化保存,人文宗教活動的保存,廟宇的小法與祭祀禮儀,廟宇的歷史典故與信仰事機,這些無形的文化資產應該是最後應該保存與推廣的。我們也期待新的廟宇在華麗的背後能投入更多的資源去帶動社區內的年輕世代認同廟宇文化並參與之,學習小法,練習陣頭,瞭解祭祀,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澎湖先民辛苦橫度黑水溝抵達澎湖,把壓艙石,把船艙內庇佑的神紙成為一間廟,成為一個村,成為一個聚落,也成為一層心靈的寄託,經歷400年了,在廟宇一間一間重建的過程中,或許我們該問的不是哪間廟宇蓋得漂亮,而是哪間廟宇傳承了更多文化。這幾年縣府也投入不少資源在廟宇文化傳承,包括涼傘隊成立,萬龜祈福,小法訓練等等,默默地,但我們相信這些根,未來會有大片的文化樹蔭。

201411251158402.jpg 201411251158400.jpg 3350964228_039f386223.jpg 3349927068_deef766532.jpg 3349451255_6fc79cf7c5.jpg 3349670321_cb5d7286ab.jpg 3349777622_cbb7e87002.jpg 3349804960_af90b771ef.jpg 3348965991_56903b65e5.jpg 3348897795_27248eb6f4.jpg 3348883617_695554a490.jpg 3348877545_4846c1ae61.jpg 3348861405_44a5dff617.jpg 3348868845_924fd93205.jpg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版權聲明|聯絡一筆站長|網站服務|合作提案|關於沿著菊島旅行網站|網站成長史|

請尊重本站著作權規範,著作權保護說明;有任何意見歡迎寫信給一筆站長

copyright (c) 2011 沿著菊島旅行.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PT-design & K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