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幾載,社會輿論爭鋒交戰,正反聲音對立,組織與個人的選邊站,大倉媽祖文化園區的興建,在經歷這一段日子以來的未定爭議後,經縣長陳光復多次表態進行再評估,近日已經正式決定予以停工,並邀集專家及各界代表組成查核委員會,就工程是否適宜進行評議,所做的決策預定三月初呈報縣長做最後定案。從工務處的評估報告,不難發現未來大倉媽祖文創園區的熱點爭議還是在預算籌措上,對未來的發展顯示出憂心,不過經費背後的意義則是回收效益的評估困難,這部分至今都無法有效度的量化,也成了在說服社會大眾上的重要羈絆。 縣府日前委託民調公司以兩天時間進行民調,反對興建者高達5成5,不表態者達2成5,支持興建僅2成,反對聲浪遠高於贊成,也讓暫時停工成為既定的事實。大倉媽祖文化園區即日起停工,縣府將組成9人的大倉媽祖文化園區專案委員會,就工程品質、合約檢視、經營評估、環境確保等面向,邀集專家及民意代表,把正反不同意見彙整在同一平台討論,最終在三月作成最後決議,大倉媽祖文化園區的去留也會有了結果。
大倉媽祖文化園區的問題,或許並不是媽祖神像的問題這麼簡單,它背後帶出的像大倉這種邊陲小離島的未來發展似乎才是我們該關注的重點,民間在討論大倉案時,少著墨在這一區塊是可惜的,大倉媽祖文化園區的波折,筆者認為也根源於無法對周遭遊憩與生態,交通與文創發展提出可行方案有關,整個大倉媽祖文化園區應該是以媽祖神像為手段,大倉島整體特色發展為方法,發展小島經濟活路為目標,這意味著園區不以媽祖神像為核心與主軸,但或許我們都困在媽祖神像之上,而跳脫了另一個思考問題的價值:邊緣島嶼的未來路。
南方四島海洋公元去年熱鬧開幕,但至今對於東吉或東嶼坪等兩座有人居住的邊陲島嶼,中央成立海洋公園之餘,尚未提出配套發展計畫,包括基礎建設,文化特色營造,人才回並留,生態與觀光平衡點的設定,旅遊模式與交通運輸的限制,這些攸關南方四島未來發展成敗的許多面向還有中央政府與縣府攜手並進,澎湖如大倉這類邊陲島嶼至少還包括:花嶼,虎井,桶盤,甚至過渡偏重潮間帶與海洋運用的鳥嶼及員貝也到了必須重新檢視定位的時刻,大倉的案子或許從來都不應該焦點過度集中媽祖神像,這讓我們失去機會認真檢視像大倉這樣一座邊緣島嶼何去何從的機會,但不可否認的,停工也是可以預見,因為配套似乎還在遙遠的海上,只有媽祖神像的地基悄悄靠港。
關心澎湖所有偏遠小島,或許是每個澎湖人的底層心聲,每一座島嶼都應該想辦法找出一個屬於它的獨特未來方向,花嶼海釣島,虎井與桶盤地質島,大倉內海低碳度假島,甚至員貝與鳥嶼發展為真正的漁港島,找出定位,找出小島的出路,澎湖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