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標題: [縣政觀察隨筆] 澎湖進士第談古蹟活化 [打印本頁]

作者: 一筆    時間: 2013-12-16 09:37:13     標題: [縣政觀察隨筆] 澎湖進士第談古蹟活化

  澎湖縣定古蹟蔡廷蘭進士第修復工程,在102年12月完工,並於11日下午舉行啟用典禮,縣內政要與地方文史學者共同舉辦竣工儀式,進士第從殘瓦倒牆間試著重新找到歷史的出口,透過開放參觀重新點燃澎湖首位進士的風雅文風,這項工程包含地方政府與文化部等單位攜手完工。這也是繼澎湖第一賓館重現風華,鎮海古厝再現往日風姿後,再一棟歷史古蹟的撥雲見日,古蹟修復是一件高難度的工作,須詳加考究原始樣貌,並遵循古工法修復,而古蹟的活化再利用,不僅要展現建築的美感,更要凸顯其中所蘊含的歷史人物與文化記憶,融入生活成為凝聚共識與文化再造的活水源頭。   

  關於蔡進士的許多傳說或典故,翻閱澎湖史冊有諸多載錄,有官方正式文獻的年譜,亦有鄉野傳說的茶餘飯後趣談,甚至澎湖八景之一的香爐起霧典故也與蔡進士有所關連,不難看出這位文人對地方深遠的影響與神秘色彩。進士第座落在興仁205縣道往風櫃方向路邊,老澎湖人過往幾十年應該多少親眼目睹這棟具有歷史意涵的儉樸古厝在風雨中垂垂老矣,這次的修復多少讓這棟老建築重新可以說出老故事,再次立起歷史旗桿,也讓縣民與遊客有更多機制可以接觸蔡進士的故事。   

  古蹟修復總是有許多爭議,從工法到到建材,從設計到施工,一磚一瓦或一窗一門都需小心翼翼面對歷史的檢核,澎湖人文地景在風雨百年後,大多面對嚴峻的保存與修復問題,先後完成的澎湖開拓館、中央老街、第一賓館、進士第及正在施工中的澎湖天后宮,甚至整做篤行十村,或者澎湖百廟的重建翻修,都讓我們面對了許多修復爭議,事實上這些爭議不全然建立在對與錯,歷史不會回到原點,建築也是不可能百分百還原,問題就在我們留哪些與棄哪些,捨哪些與增哪些,及更重要的全體縣民面對這些歷史建築的心靈特質。簡單來說就是這些老建築在心中到底有多少份量?又有多少故事上演?修復或改建後的建築除了一個古老圖騰站立在那裡以外,又如何與我們這一代的子孫融入成為一個暨古典又現代的生活空間結合。   

  在台灣我們看到古蹟大多冷冰冰地被修復又冷冰冰地成為圈圍售票與管制的禁區,這樣的模式拉遠了民眾與這些古建築或古蹟的距離,也讓建築繼續活在古老歲月,並沒有賦予新生命,那只是一個圖騰,一個冷漠的圖騰罷了。在歐洲我們可以看到千年古堡或數百年的古宅庭院甚至廣場建築,可以成為遊客服務中心,可以成為餐廳,可以成為飯店,可以成為展覽館或博物館,也可以成為公園,歷史對歐洲人來說不遠也不陌生,當然那些歷史建築被對待的方式也就是開放的融入當下的生活,成為現在進行式的一部份,延續了更強烈的文化歷史觀。把老建築成為新生活的一部份,當然前提建立在住民對古蹟的維護與疼惜是一種內化的涵養,因此他們願意配合各種嚴格的規範去使用古蹟,並打從心裡去愛惜這些古蹟,所以可以讓古蹟融入成為當下的生活又不會破壞,這就是古蹟永續的深化價值。我們有機會把縣內的古蹟也這樣活化嗎?活化不是圍起來收門票與管制出入而已,而是它能與我們的生活有多大的緊密感連結,這是思考的方向。




歡迎光臨 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http://phsea.net/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