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標題: [縣政觀察隨筆] 綠蠵龜回家,也替他們留個澎湖的家 [打印本頁]

作者: 一筆    時間: 2012-5-20 12:15:31     標題: [縣政觀察隨筆] 綠蠵龜回家,也替他們留個澎湖的家

綠蠵龜回家,也替他們留個澎湖的家

  昨日在時裡沙灘有一場野放綠蠵龜的活動進行,天空飄著小雨,一週以來的天氣一直不十分穩定,但野放活動仍如預期在時裡沙灘展開,縣長親自主持野放外,除了媒體與保育人士參與,也吸引了許多學校老師帶領著學生進行難得的戶外教學,教育學生認識澎湖沙灘的老朋友綠蠵龜,這一場野放綠蠵龜活動共計完成了六隻成龜的野放工作,看著這群海龜不遲疑地沿著沙灘往潮線前進,在沙灘上留下美麗弧線的爬痕,暫時告別了澎湖這或長或短居留的家,除了祝福他們可以從人工飼養轉而適應未來自然環境的生存競爭外,也希望過了三年可以看見他們重新回到澎湖的任一海灘來看看這老故鄉,綠蠵龜就像澎湖的老朋友一樣,總是不定期地造訪,輕輕地問候又旋即離開,但又會在幾年後重新回到澎湖的海灘上敘舊。
  綠蠵龜本應該對澎湖人來說是不陌生的訪客,在幾十年前,幾乎大小聚落都時常可以在海岸邊發現綠蠵龜的芳蹤,或回到沙灘岸地產卵孵化下一代,或短暫地迷航誤闖澎湖海岸聚落,許多老澎湖人對於可以時常在海邊看見綠蠵龜的身影並不陌生,或許那是一個水文環境,生態系統,沙岸保育與人類友善對待態度都完美結合的年代,對於環境敏感反應的綠蠵龜會信任也喜歡澎湖這樣一個可以週而復始返回產卵孵化的島嶼,所以當年我們對於看到綠蠵龜甚至看到綠蠵龜上岸產卵孵化的種種並不會特別感到驚喜或值得大書特書,不過幾十年的澎湖環境改變,包括水文環境的激烈變化,生態循環系統在海洋資源上的改變,海岸水泥化與人工建築佔據海岸等等,使得綠蠵龜上岸甚至產卵已經變成每年個位數的統計數據,對現在澎湖小孩來說,也甚至對刻意來澎湖想看綠蠵龜上岸產卵的遊客來說,能有幸和綠蠵龜相遇還真的是一件令人想尖叫的事情。
  值得慶幸的是至少現在保育觀念是發達的,絕多數人對於生態保育及海龜復育工作都是沒有異議的,至多就是在推動上持多少的配合度與投入度的問題。從海龜保護中心到望安海龜保育中心,澎湖有一群官方與民間力量投入對於海龜生態的研究與保育工程,海洋大學長期駐點在望安從事海龜記錄與保育工作也20個年頭。然保育是治標,大環境的改善仍是治本的,整個海龜生態環境的變遷和澎湖海洋資源環境耗損正經歷在同樣一條時間軸線上,海龜上岸產卵次數減少與澎湖海洋資源環境枯竭呈現正相關的遞減,這是整個生態鍊的問題需要從大角度的生態環境去檢視,我們能做什麼呢?政府與民間能攜手做什麼呢?真的仍是個問號,政府近年來投入生態復育工作不可說無,也是盡心於此,但成效似乎還是有限,這或許是當初在破壞環境時始料未及的:原來未來修復工程這麼難。現在還可以努力地為綠蠵龜做的就是嚴禁沙灘保育地的開發使用,政府可從政策面去保護澎湖還沒有人工建築化的沙灘,並在政策上導引海岸水泥化的暫緩,或以科學及實證研究為基礎去制訂海岸開發管理規範,禁止沒意義的海岸人工設施繼續設立,尤其在重要的原始沙灘環境,這不單是海龜上岸的家,其實也是重要的海洋生態循環系統中繼站,逝者已矣,那些殘存的環境要懂得珍惜。

作者: 一筆    時間: 2012-5-20 12:17:17

DSC_1868

DSC_1869

DSC_1870

DSC_1871

DSC_1872

DSC_1873

DSC_1874

DSC_1875

DSC_1876

DSC_1877

DSC_1878

DSC_1879

DSC_1882

DSC_1883

DSC_1889

DSC_1890

DSC_1891

DSC_1892

DSC_1893

DSC_1894

DSC_1895

DSC_1898

DSC_1900

DSC_1901

DSC_1908

DSC_1909

DSC_1910

DSC_1912

DSC_1913

DSC_1914

DSC_1915

DSC_1916

DSC_1917

DSC_1918

DSC_1919

DSC_1920

DSC_1921

DSC_1922

DSC_1923

DSC_1924

DSC_1925

DSC_1926

DSC_1927

DSC_1930

DSC_1932

DSC_1935

DSC_1936

DSC_1937

DSC_1938

DSC_1939

DSC_1941

DSC_1945

DSC_1946

DSC_1948

DSC_1949






歡迎光臨 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http://phsea.net/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